爱体育秭归:“联”点成“面”以文铸魂促振兴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12-19 21:09:14

  爱体育图为秭归茅坪镇第七届民间文艺调演展演活动,茅坪镇8个社区、18个村的民间演出队伍为观众带来了文化盛宴。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摄

 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需要在党的领导下,广泛团结凝聚爱国奉献的文艺工作者。

  2022年以来,秭归健全建强基层文联组织,把分散的文艺力量凝聚起来办大事,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文联全覆盖,激发了基层文艺活力,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,得到群众好评。

  秭归对县乡文联建设进行通盘考虑,创建“县级文联+1个屈原文化研究院+11个民间文艺家协会+12个乡镇文联”的工作体系。

  放大“联”与“聚”的文联功能,11家文艺家协会快速发展,吸纳文学、音乐、美术、摄影、书法、屈原文化、诗歌等艺术门类会员3000多人,包括国家级会员32人、省级会员124人、市级会员338人,省级大师2人,湖北工匠1人,市县名家工作室2家。

  2021年底,秭归将乡镇文联建设纳入深化改革重点项目,由乡镇和县文联双重管理,乡镇党政一把手担任名誉主席、宣传委员为主席候选人。经过一年发展,目前,全县12个乡镇文联聘请名誉主席25人,选举班子成员62人、理事360人。

 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艺人才和文化资源大普查,让近千名涵盖文学、书画、舞蹈、音乐、民间工艺各艺术门类的文艺爱好者“浮出水面”。乡镇文联“照单全收”,将登记在册的文艺爱好者们全部吸纳为会员。

  梯级培养机制下,创作力旺盛、引领力强的200多名文艺领军人才、600多名乡土文艺达人脱颖而出,活跃在全县12个乡镇、179个村(社区)。

  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文联建设全覆盖,2022年,秭归一体化推进县乡文联建设入选“湖北年度十大文艺新闻”。

  今年4月,省文联“圆梦工程”文艺培训志愿服务行动(秭归站)如期举行,开设了音乐、书法、朗诵、诗词四门课,助力提升艺术素养和文艺水平。

  基层文联建设架构不断完善的同时,秭归的群众文艺活动也举办得热热闹闹、轰轰烈烈。

  乡镇文联根据乡村实际,以乡镇公共服务中心、“六小”文化村落、乡村文化驿站等为固定阵地,常态化组织开展农民书画、非遗传承、诗会、棋艺等文艺活动,让老百姓“随时能参与”;结合农村红白喜事、重要节日、政策宣传,在田间地头、屋场院坝开展流动性文艺活动,实行点单式服务。

  县文联则发挥引领作用,组织县内外文艺名家深入乡镇村,开展文艺交流活动,给乡镇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舞台,激发创作热情。

  1月,在县文联、茅坪镇文联组织下,全国六省市的屈氏后裔与秭归屈氏后裔并肩而立,参加“正月初七”纪念屈原诞辰2363年活动;3月,县文联与沙镇溪镇文联共同举办了“高潮村”李花节,与两河口镇文联共同主办省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文艺演出,省文艺名家到镇福利院和村落送歌送相声,线月间,县文联与磨坪乡文联一起开展“清凉磨坪”美术写生与文学采风活动,与九畹溪镇文联组织九畹溪“神鱼”村落主题采风,与屈原镇文联、杨林桥镇文联组织核桃节文学采风、美术写生活动,10月与归州镇文联一起进行名家画三峡活动……12个乡镇文联2023年全年举办各类文艺活动20多场次,乡镇文联在秭归乡村文化振兴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不定期举办文艺汇演、各类赛事活动,交流互动氛围浓厚,让基层文艺爱好者有干劲儿,文艺创作成果丰硕。

  今年秭归文艺人才发表及获奖的作品300篇次以上,出版小说、散文集、诗歌集等5部,参加各类展览、评奖的摄影、书法、美术作品150幅次左右,争取市县年度文艺精品扶持项目3个左右。

  10月14日,第八届湖北文学奖出炉,秭归县作家周凌云凭借散文集《驻村记》荣获散文(杂文)奖,秭归籍女作家马南凭借小说《拉珍》斩获中篇小说奖。

  还有更多荣誉“花落”秭归。县摄影家协会会员郑家裕的作品《三峡新能源》荣获“聚焦先行区、极目楚天舒”第三十届省摄影艺术展金奖,郑坤的作品《三峡船闸》入选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;刘志伟被评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。

  秭归荒口坪村,海拔600-1400米,是典型的“高山村”,村内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。

  如何满足群众的日常文化需求、怎样搞文化活动、搞什么活动、怎样创收,一直是村两委思考的问题。

  8月5日,秭归文联、郭家坝镇文联在郭家坝镇荒口坪村举办“去荒口烧一夏”荒口纳凉烧苞谷节,村民们欣赏到屈原艺术团、县内各文艺家协会表演的节目。

  土味烧烤、烧苞谷比赛、诗词抢答、土特产营销……吸引近800名游客前来消暑避夏。

  文化鸣锣开道,产业声名远扬。秭归每年开展活动不低于200场次,绝大多数活动以服务产业为宗旨爱体育,如脐橙开园节、茶叶采摘节、端午美食节、龙舟赛……达到了以节扬名、以节兴产、以节弘文目的。

  打造个性乡村。各乡镇文联深入挖掘屈原文化等特色文化,活态传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项目谋划、文化植入,打造了“夏橙之乡”泄滩乡、“皮影戏之乡”梅家河乡、“中华屈氏第一村”万古寺村等一批特色镇村。

  放大产业优势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特色产业的文化内涵,让屈原文化产业走向前台,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的路子越走越宽。如今,以屈原文化为基底的“一果三叶”特色产业发展得蒸蒸日上;刺绣、草编等文化特色产品进入景区、专卖店,推动秭归旅游向文化旅游跃升。

  “今年3月,中国文联组联工作会议及全国组联干部培训会上,秭归文联作为基层文联代表出席,并以《建强县乡文联组织,引领乡村文化振兴》为题作了典型发言。”秭归县文联党组书记马尚朝告诉记者。(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通讯员 崔彧)

  图为秭归茅坪镇第七届民间文艺调演展演活动,茅坪镇8个社区、18个村的民间演出队伍为观众带来了文化盛宴。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摄

 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需要在党的领导下,广泛团结凝聚爱国奉献的文艺工作者。

  2022年以来,秭归健全建强基层文联组织,把分散的文艺力量凝聚起来办大事,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文联全覆盖,激发了基层文艺活力,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,得到群众好评。

  秭归对县乡文联建设进行通盘考虑,创建“县级文联+1个屈原文化研究院+11个民间文艺家协会+12个乡镇文联”的工作体系。

  放大“联”与“聚”的文联功能,11家文艺家协会快速发展,吸纳文学、音乐、美术、摄影、书法、屈原文化、诗歌等艺术门类会员3000多人,包括国家级会员32人、省级会员124人、市级会员338人,省级大师2人,湖北工匠1人,市县名家工作室2家。

  2021年底,秭归将乡镇文联建设纳入深化改革重点项目,由乡镇和县文联双重管理,乡镇党政一把手担任名誉主席、宣传委员为主席候选人。经过一年发展,目前,全县12个乡镇文联聘请名誉主席25人,选举班子成员62人、理事360人。

 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艺人才和文化资源大普查,让近千名涵盖文学、书画、舞蹈、音乐、民间工艺各艺术门类的文艺爱好者“浮出水面”。乡镇文联“照单全收”,将登记在册的文艺爱好者们全部吸纳为会员。

  梯级培养机制下,创作力旺盛、引领力强的200多名文艺领军人才、600多名乡土文艺达人脱颖而出,活跃在全县12个乡镇、179个村(社区)。

  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文联建设全覆盖,2022年,秭归一体化推进县乡文联建设入选“湖北年度十大文艺新闻”。

  今年4月,省文联“圆梦工程”文艺培训志愿服务行动(秭归站)如期举行,开设了音乐、书法、朗诵、诗词四门课,助力提升艺术素养和文艺水平。

  基层文联建设架构不断完善的同时,秭归的群众文艺活动也举办得热热闹闹、轰轰烈烈。

  乡镇文联根据乡村实际,以乡镇公共服务中心、“六小”文化村落、乡村文化驿站等为固定阵地,常态化组织开展农民书画、非遗传承、诗会、棋艺等文艺活动,让老百姓“随时能参与”;结合农村红白喜事、重要节日、政策宣传,在田间地头、屋场院坝开展流动性文艺活动,实行点单式服务。

  县文联则发挥引领作用,组织县内外文艺名家深入乡镇村,开展文艺交流活动,给乡镇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舞台,激发创作热情。

  1月,在县文联、茅坪镇文联组织下,全国六省市的屈氏后裔与秭归屈氏后裔并肩而立,参加“正月初七”纪念屈原诞辰2363年活动;3月,县文联与沙镇溪镇文联共同举办了“高潮村”李花节,与两河口镇文联共同主办省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文艺演出,省文艺名家到镇福利院和村落送歌送相声,线月间,县文联与磨坪乡文联一起开展“清凉磨坪”美术写生与文学采风活动,与九畹溪镇文联组织九畹溪“神鱼”村落主题采风,与屈原镇文联、杨林桥镇文联组织核桃节文学采风、美术写生活动,10月与归州镇文联一起进行名家画三峡活动……12个乡镇文联2023年全年举办各类文艺活动20多场次,乡镇文联在秭归乡村文化振兴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不定期举办文艺汇演、各类赛事活动,交流互动氛围浓厚,让基层文艺爱好者有干劲儿,文艺创作成果丰硕。

  今年秭归文艺人才发表及获奖的作品300篇次以上,出版小说、散文集、诗歌集等5部,参加各类展览、评奖的摄影、书法、美术作品150幅次左右,争取市县年度文艺精品扶持项目3个左右。

  10月14日,第八届湖北文学奖出炉,秭归县作家周凌云凭借散文集《驻村记》荣获散文(杂文)奖,秭归籍女作家马南凭借小说《拉珍》斩获中篇小说奖。

  还有更多荣誉“花落”秭归。县摄影家协会会员郑家裕的作品《三峡新能源》荣获“聚焦先行区、极目楚天舒”第三十届省摄影艺术展金奖,郑坤的作品《三峡船闸》入选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;刘志伟被评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。

  秭归荒口坪村,海拔600-1400米,是典型的“高山村”,村内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。

  如何满足群众的日常文化需求、怎样搞文化活动、搞什么活动、怎样创收,一直是村两委思考的问题。

  8月5日,秭归文联、郭家坝镇文联在郭家坝镇荒口坪村举办“去荒口烧一夏”荒口纳凉烧苞谷节,村民们欣赏到屈原艺术团、县内各文艺家协会表演的节目。

  土味烧烤、烧苞谷比赛、诗词抢答、土特产营销……吸引近800名游客前来消暑避夏。

  文化鸣锣开道,产业声名远扬。秭归每年开展活动不低于200场次,绝大多数活动以服务产业为宗旨,如脐橙开园节、茶叶采摘节、端午美食节、龙舟赛……达到了以节扬名、以节兴产、以节弘文目的。

  打造个性乡村。各乡镇文联深入挖掘屈原文化等特色文化,活态传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项目谋划、文化植入,打造了“夏橙之乡”泄滩乡、“皮影戏之乡”梅家河乡、“中华屈氏第一村”万古寺村等一批特色镇村。

  放大产业优势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特色产业的文化内涵,让屈原文化产业走向前台,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的路子越走越宽。如今,以屈原文化为基底的“一果三叶”特色产业发展得蒸蒸日上;刺绣、草编等文化特色产品进入景区、专卖店,推动秭归旅游向文化旅游跃升。

  “今年3月,中国文联组联工作会议及全国组联干部培训会上,秭归文联作为基层文联代表出席,并以《建强县乡文联组织,引领乡村文化振兴》为题作了典型发言。”秭归县文联党组书记马尚朝告诉记者。(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通讯员 崔彧)